今天下午,一场以“致敬好榜YOUNG 共建文明城”为主题的“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主题活动在杨浦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活动以“文明搭台、百姓唱戏”的创新形式,集中发布了市民展演节目、创建为民实事项目以及百余个先进典型,生动展现了人民城市的文明风采。
近年来,杨浦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聚焦“城市精神的厚度”等6方面内涵,开展了“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共计近300场,形成了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的浓郁氛围。其中,通过深入58个城市社区听取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赚配网,重点培育了12个市民主演的原创节目。
例如,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工作者和大学生,把破旧凉亭改造为红船阁百姓大舞台的实事项目创作成了穿越情景剧《对话百年前》,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底蕴与传承;四平路街道动员各小区的小朋友组建童声合唱团,原本互不相识的孩子们在课余排练由诗经改编的歌曲《岂曰无衣》,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拉近了邻里关系,成为了串门的好伙伴;长海路街道志趣相投的社区党员、居民朋友组成了沪剧团,把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等身边的文明故事写进歌词,用地道沪语演绎新时代文明风尚,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些由市民编排、市民表演的创新实践,让文明创建真正“活”了起来。
近年来,杨浦区扎实推进53个“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实事项目和100余个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思想 见行动”鲜活案例,其中,12个文明街区焕新升级的实事项目亮点频频,复旦大学人民城市研究院发现,通过回应市民需求、挖掘资源禀赋、凝聚文明合力,杨浦探索建设“治理功能完备”型、“生活功能提升”型、“文化功能凸显”三类街区,让美丽街景、治理图景、生活场景有机融合,通过文明推荐官的沉浸式讲解、实景式展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城市文明图景。
两年来,杨浦区涌现出了20位社会主义好人好事及20位提名、50家杨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及100名先进个人,杨浦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倪嘉辉事迹还入选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杨浦榜样,高举“人民城市 文明先行”旗帜,诠释了“创建为民、靠民、惠民”深刻内涵,向更多人传递了温暖人心的榜样力量。杨浦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从群众需求中生长出的创新实践赚配网,正书写着文明创建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密码。我们将继续让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让市民在转角遇见文明中,感受城市温度。”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